close
對於人類行為的族群觀察報告中,最常使用的分類方式不外乎性別與男女。
群體在日常生活之中,所展現的行為模式,被觀察 / 紀錄,資料被整理 / 分類,
建立一套所謂的對照邏輯,然後歸類出不同性別 / 年齡層之中,有什麼是
絕對性的差異與又有哪些是相對不同的內容。

這是一直以來,統計分析學者們所建立所使用的一套邏輯。
但時至今日,當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快速,針對現象所提出的問題越來越深究,
質疑與思考的切入點越來越刁鑽(其實也是因為太多人想過,不找些新的不行)的時候,
這樣的界定背後所隱藏的問題也開始浮現(或說被發覺)。

今天單看"年齡"這個條件。
年齡,大家都很容易去接觸到所謂的生理年齡與心智年齡,
其中,生理年齡是一個絕對固定值,而心智年齡是一個相對評估值。

在以往的行為現象觀察與統計分析之中,往往是針對觀測對象紀錄一切所需要的資料,
然後依照觀測對象的基本資料進行分類,最後再將大量資料彙整新分析比對,
因此,在當下,對應於所記錄的一切資料,所使用的是被觀測者的生理年齡,
但是日後再使用對照的時候,是將新觀測到的,具有同樣行為表徵的人,直接歸類到
在資料庫中具有相同表徵的那個年齡群組當中。

例如:
XX專案的研究過程中,經由紀錄與統計分析得知,愛玩天堂的人,
是屬於12-18歲 / 男性 / 學生. .. .等等資料。
於是,日後當天堂要進行市場操作的分析時候,就直接認定愛玩天堂的人,
這群人是屬於12-18歲 / 男性 / 學生. . . .
然後針對自己的產品即將進行的市場推廣擬定策略或其他企劃。

這樣的作法,目前以來,也沒有辦法說有錯,畢竟這是一種合理的評估 / 推測,
但我想說的是,這樣的作法,是矮化自己的機會銷售對象,在還沒開打之前就縮減了
自己可能營造的市場總值與版圖。

因為,生理年齡是一個絕對固定值,而心智年齡是一個相對評估值。

第一個變異點在於,用生理年齡去判斷機會市場的時候,面積是固定的,
用心智年齡去評估市場的時候,可操作對象的數量是浮動且大於生理年齡切割出來的總量。

第二個變異點在於,人的行為在於不同場合 / 時間 / 情緒 / 與周邊環境的
影響下,會產生相對於不同年齡層的行為模式。

簡單的說明:
50歲與8歲的兩位電腦初學者,在他第一周的網路使用行為模式,幾乎一致,
教的人告訴他怎麼使用滑鼠怎麼點選網頁,就是一樣的說一動做一動,要等熟鍊之後,
才會因為個人學經歷與成長背景所帶出的閱讀與瀏覽行為,開始產生差異。
難道這位50歲的USER的第一周網路使用過程,就要被否決定不去對他進行機會溝通?

一個26歲的年輕上班,很可能在白天上班剛進辦公室的時候,狂用YAHOO即時通訊聊天(變國中生)?
在早上十點到傍晚四點之間,拼命使用搜尋引擎與EMAIL(年輕上班族或學生)?
晚上回到家裡先開線上遊戲,就掛著邊看電視邊聊天或是等著打國戰(12-18歲學生)?
不管哪個時段哪個行為,被資料庫的比對歸類成哪種消費者,一旦歸類到非產品推廣對象,
就立即失去了推廣機會,也就是失去了實現交易購買的可能性。

因此,不管過去的銷售紀錄顯示出多少的統計資料,在網路上千萬就別當那是一回事!
因為,網路不是一個媒體,網路被當作媒體純粹只是媒體產業為了獲利,
大環境之中為了一個定位,以及一個能被量化能呈現數據分析的原因。
網路它是一種人際溝通,相對於傳統面對面的人際溝通,是一個純粹以人與人之間,
無視時間空間軸線的一種廣義的人際溝通。

當你在思考如何在網路操作行銷手法的時候,不管你要怎麼用傳統的觀念來看待來操作,
不管你要當他是電視 / 廣播 / 報紙 / 雜誌 / 讀書會 / 團體能量經營...etc
當你開始去用年齡設定了你即將要溝通的對象,你就先輸一半了。
因為你在他還沒機會用行為證明自己的購買意願時,你先行否決了他的交易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ntag01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