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校園雜誌會倡導學生多交筆友拓展人際關係,慢慢報紙上常見電話交友,卻也同時有著負面新聞出現。
而今利用網路媒體結交網友,甚至需要政府動用各種類型的媒體廣告去宣傳挑選網友/見面時機/注意事項
等等關於個案如何被侵害的過程手法以及相對應防堵辦法。
似乎電話跟網路是罪犯的慣用工具 ,只要規避這兩樣人際管道就永保平安嗎?

好一個菜刀殺人案件中,菜刀與持刀者同罪的判決,後續心思都用在規範與限制菜刀的製作與銷售管道上。
此時也許豬刀牛刀開山刀,卻並未列管其中,犯案動機,罪犯的心理,有許有人去思考去研究用以未來的防範,
但我們看到的都不是這些。

大家都說網路上網友公開的資料不能相信,網友傳遞的相片未必真實,
難道以前交筆友的時候不會收到的十年前的清秀照片嗎?
由於教育所傳達給人的是要將好的一面呈現給別人,又同時灌輸了人們美醜貧富的價值觀念,
在愛慕虛榮的心理作祟以及兩害相權當下取其輕者的判斷下,就會有人選擇用不誠實的態度去呈現自己,
用加工的手法去美化自己未來能存在別人心中的價值及重量。只要是人都會這樣想法,
只是做與不做,做的程度差別而已。現在有這樣的行為,以前也會有,未來還是會有,
差別也只是工作/程度/目的而已。只是現今的環境,眾多媒體為了內容豐富,為了時效,
為了收視點閱,為了營運獲利,太多不必要的強調,渲染,重複的接收造成你我認知上出現嚴重的刻板印象。
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際關係,有親情溫馨,有爾虞我詐,我們卻從未聽聞政府要民眾遠離社會
去過獨居自力更生的生活,現在卻因為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或是刑事案件,
網路的使用規範日益嚴謹雖然是好事,但許多的防堵措施卻是令人啼笑皆非。

沈迷網路遊戲會造成社會疏離?如果是指失去與人的溝通往來甚至生活處事技能的話,
網路上能交談能娛樂能消費甚至已經有獲利謀生方式開始出現,不如說是你失去與該名網路使用者的溝通管道,
因為彼此選擇的空間與方向漸行漸遠,而反對者只是因為跟不上而拒絕接受其合理性罷了。
相反的我們來看一些在網路上盛行其道的東西,例如模擬系列的電玩以及虛擬寵物情人的網站經營,
基本上你能想地能假設地他們全部規劃也製作進去了,連帶貨幣/社經地位/人際關係/甚至是過世之後
世人的回憶都包含其中,如果你懂得理解的同時明確的切割開兩個世界,那這兩個世界便能夠獨立運作
且互不干擾,而更有價值的地方則在於,網路上虛擬的那個部份,不論死亡失敗或是錯誤,
都能夠隨時重新出發,而人生不行。雖然說那樣的重新出發對許多投入其中的人並非說做就能做的,
這部份細節牽扯到每個人對於遊戲的認知與價值觀延伸判斷的差異。

這些被稱為虛擬/虛構的模組,卻能有廣大的支持者迴響,無疑的是呈現出大家都希望能事先推演,
尤其是許多無法重新來過的生活體驗。即便是能重新來過,有多少人能夠負擔的起相對的
心理或是經濟壓力呢?就像早期初中高中大學聯考,有多少家庭經濟能支撐孩子重新來過,
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模擬考試去測驗去提升考試應答的能力。放寬視野,事實上這更非唯一必要的路線,
有多少人在當下能看得開又能獲得別人的支持與鼓勵呢?
模擬的世界並非虛幻,模擬出來的環境更不會有害,沈浸其中如果能夠完成一個人一輩子所有需求,
那又何來的虛幻呢?科技進步推動人類社會的改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也許用不同的角度去重新閱讀,
你我都會有不同的新的認知。我曾想過如果一連串的模擬考試能訓練學生成為考場的得分機器,
那麼透過虛擬的環境能夠成為培養出詐騙高手的人,就算明天出門不去欺瞞親友上司,
至少面對手機簡訊/電話甚至登門拜訪的金光黨時,不但不會上鉤,說不定能夠反將一軍,這樣不是挺好的嗎?

韓國人不是第一個做電腦遊戲的,只是他們很單純的先去認知,只要有人肯投入心思的方向,
就有從這些人身上獲利的機會!在線上遊戲產業的研究路線上,發現確實有族群肯花心思展現出黏度
去投入那個環境,因此,逐漸演變甚至在其中創造各種不同的獲利模式,不管是點月卡的交易,
遊戲中的配件甚至是稀有的寶物,都能以實際流通的貨幣去計價甚至靠營業轉手達成高額獲利。
雖然這與國家政策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例如美式的線上遊戲則是明文禁止以遊戲中的貨幣或物件
進行實際流通貨幣的交易買賣,不過,這至少明確的指出了,只要很純粹的去用行為跟互動模式分析,
別用舊主觀意識評判,網路所能含蓋的生活範疇,
確實已經與我們許多原本存在於面對面之間的行為,產生非常大的交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ntag01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