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從何而來,從何而去,前者答案俯拾即是,後者隨著你我生活一同演化,
而我們都知道,當下,網路確切的被當作是一種媒體,在被使用,被經營,被獲利,
也被拿來娛樂,拿來生活,拿來說嘴。

在約十五年以前,廣播/電視/電影/報紙/雜誌等分類是被當作獨立個體看待並且研究的諸多媒體名目,
而今由於網路的廣泛運用,許多分界的基準被模糊了,不變的是我們都還是一樣用眼睛看,用耳朵聽。
我曾經提過一個概念,在未來的世界中,媒體將不再有界限與種類,只剩下機種或是型號的差異,
建構在一個龐大的資料庫與強力的傳輸介質之上,用聽覺接收的只需要接收器與選擇控制,
用視覺接收的則使用播放螢幕與選擇控制即可。

試想將隨身聽/MP3/收音機/車用或室內廣播/無線電通訊/數位相機/手機/筆記型
電腦/桌上電腦/家用電視/戶外看板等的一切媒體統整起來,用一個龐大資料庫來設定,
將其中所有的素材/來源/管理/傳輸/呈現甚至是上稿/費用/計數等等歸納起來,
事實上,這與現今的環境並無太大差異。

我們打開蘋果日報跟打開雅虎首頁的時候,眼中所看到的並無太大差異,
一樣有今天社會上的重大新聞可以注意,有最近最熱門的商品百貨可以挑選,
有演藝人員的生活八卦緋聞可以嘴泡,也有今日明日天氣狀況可以確認。
收音機聽中廣流行網介紹新歌主打的時候,網路上的KKBOX也正在提供下載試聽的服務,
而當我收到朋友手機傳來的簡訊說他終於順利博士班畢業的同時,
我也正在他的部落格裡面與其他人一起為他寫下祝賀。

我的行銷啟蒙雖然是在大學時期,但是具體的發酵催化,是我正式出社會工作的第一位主管。
他曾經說過一個舉例讓我印象深刻:7-11自動門的一個叮咚聲響正如同網路使用上的一個Click。
當然他這話也試圖強調當你我走入7-11門市內,可挑選的商品豐富程度如同進入一個網站般的多采多姿,
但換個角度我們來看,我們日常的網路行為之中已經逐漸帶入人類用來接受訊息的複數感官的運用。
目前網路的瀏覽已經能夠滿足聽覺與視覺,觸覺的部份具體呈現在遊戲產業中也漸露佳境,
而遊戲產業與網路的結合目前已經是如火如荼的發展;嗅覺或是味覺的呈現方式多半是先結合視覺,
這部份研究在國外有香味電影之類的實驗在進行著。用傳統媒體的呈現來看雅虎的網站首頁,
正如同一份印刷精美編排工整的報紙,點選進入專題則如同閱讀雜誌般的深入報導;
若是點選圖片播放影歌星的MV或是電影內容,這不就讓你眼前的那塊螢光幕同時間呈現了
報紙雜誌電視等訊息負載與傳遞的功能。而其中的美食畫面若讓人產生若干食慾或是情慾的暇想,
是否意味著視覺連接觸發嗅覺味覺甚至是觸覺的感應?

體驗/感觸/聯想都是經由大腦過濾之後延伸出來的思緒,媒體將負載的訊息所傳遞出去的價值
就在於接收的個體使否能產生迴響,之所以能夠帶動感官來源也是利用大腦中的記憶去做發酵。
因此這裡討論到一個重要的關鍵,如果大腦中存在的資料量越多,接收等量訊息刺激後能夠激盪
出來的感受就越多,反之,在接收同樣訊息內容之下,會產生的共鳴就會越少。也就是說,
當我們越來越沈浸在享受資訊帶來的刺激歡愉,而沒有實質的利用媒體的便利去擴充自我,
事實上我們能享用的這所謂刺激歡愉就越有限。試著回想檢視看看,你我腦海中所存在的一切,
有多少是屬於思想/回憶/印象等等屬於存放類型的記錄?這些東西都是多久之前放進來的?
放了多少?而那些屬於刺激發酵類型的訊息在歡愉的感受過後還有多少依存其中?

沒錯,來自於媒體的訊息多半屬於歡愉享樂的感知,事過境遷;然而長年以來,
有能力操作主導媒體的主體,卻都讓我們沈浸在那些歡愉感受,雖說不上剝奪,
但我們確實損失從媒體中能獲得的其他價值。網路,雖然也被歸類為媒體的一種,
但卻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席捲人類的生活。以往每次的科技革命帶來的躍進,
推動人類一次一大步的往前,而現在我們所面臨的,一如往常一樣,
是個大的波瀾,從今而後的演變,你我參與其間,也相互影響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ntag01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